写于2006-03-02
过了这么一阵子,这一阶段考试终于完了.回头想一想,有不少感触,所以要写下来,不然的话,就如同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1、当你第一次复习时,由于要对教材认真的看,那这一遍你的努力只会是做题时的那些选择题。由于选择题比较多,所以会散见于教材各个章节,小的知识点,就是单选题,大的,就是多选题。这一般要求你混个脸熟就行了,一般就可以答了。
2、名词解释题一般是对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但由于全书知识点较多,所以这些题也难对付,要求你对全书的重点都要掌握,但正是由于知识点多不大可能全记住,所以只要你知道一些,不是一点不懂就可以答这个题,都能得分。当然通读全书时最好仔细一些,最好一边看,一边把那些重点记下来,做成笔记,最后只看笔记就掌握全书。这就是把书本看的由厚变薄的过程。
3、对于那些简答题,论述题,这一般是对准了本书的重要章节。你可以翻下历年的试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考的内容每年都有。只不过他们两个会打个调换吧。这个知识点今年是简答,明年是论述。明年调换。呵!所以看下他们是那些章节,重点吃透他。这个部分就可以搞定。(我今年就是看国际经济法时,一看国际货物合同前两年都考了,但就是就是在简答和论述之间变换,我就明白了,所以考试前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果不其然出了一个卖方违约的补救措施,哈哈,正中下怀)
4、有案例分析的题就看你的综合分析能力了。当然了,这题一般是最主要的方面你拿对了,就差不多了。他们前后的承接性,前的主要的拿对了,顺着往下走就OK了。
5、以前听朋友说考了一段时间后,就能猜出今年考什么我还不信,觉得他真是神人,现在想来,呵,不过如此。不就是对往年的试题多分析就吗。往年的试题非常重要,做再多模拟都不如做真题。
考试告阶段,心里就有了这么一些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