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2.04.21
看今天的晶报,看到了最高法未核准吴英死刑的消息,本想来点评论什么的,但仔细翻了下报纸,发现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都已经被别人说了,但作为专业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律师,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两句。
吴英案只所以一以媒体报道就引起了国内外上上下下的关注,是因为他涉及到了一个一直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现如今,我国早已经摆脱计划经济,逐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但是一些关键的经济领域仍然被垄断,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的对资本的渴求与现行资金供给体制之间的冲突已经尖锐化和公开化。金融垄断的结果,一方面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正规渠道很难以市场价格借到钱,另一方面是地下金融市场极度活跃也潜藏着极度危险的隐患。有一个令人百感交集的对比,尽管去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民营企业甚至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但银行业却是历史上最赚钱的一年,这也导致了银行业并没有去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动力。吴英案也是地下金融市场隐患暴发的一个征兆,所幸已经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关注其实并不难,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正式启动,可见一斑。
吴英案对于吴英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幸之在于由于她的案件经由媒体的报道,将地下金融市场的隐患起起政府高层的重视,露出了解决的曙光;不幸在于她自己成了中国金融体制积病的牺牲品,对于中国改革大局来说,不算是什么,但对于吴英自己来说,却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原因,而把自己的青春送进了监狱去消磨。
细想起来,也不算什么,这也符合现阶段政府做事的一贯作风,当事情刚出现时并不能引起重视,或由于种种牵制,并没有痛下决心,非要到一定事件的于刺激,才狠下决心。中国经济改革这么多年来,应该改的,可以改的都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改不动的事,这一点政府也早有认识,在温总理的报告中也反复提到,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到这时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区,单纯经济改革已经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唯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可以化解经济的瓶颈,让中国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政治体制改革已经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事了,那是考验中央高层的决心和智慧的一道大题,留给他们去慢慢解答。
作为我等平民百姓,唯有一个小小愿望,就是政府认为应该改革的事宜,就要下定决心去落实,不要再期望什么事件去刺激推动了,“陈志纲案”“吴英案”对于中国的改革进程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真是伤不起的。